这是描述信息
 俱乐部
俱乐部
 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
 师资团队
师资团队
 开班花絮
开班花絮
 PME课程
PME课程

深圳:打造国资国企改革先行示范样本

  • 分类:国企试点
  • 作者:国资委
  • 来源:深圳市国资委
  • 发布时间:2020-11-11 13:54
  • 访问量:

深圳:打造国资国企改革先行示范样本

【概要描述】围绕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圳国资国企始终坚持以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建立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

  • 分类:国企试点
  • 作者:国资委
  • 来源:深圳市国资委
  • 发布时间:2020-11-11 13:54
  • 访问量:
详情

深圳菜篮子、米袋子等民生行业,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巴士、地铁、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公共交通系统,创新企业集聚的各大产业园区……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事业,均由深圳国资国企承担运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全市国资国企始终牢记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意图,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始终秉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坚定不移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改革发展创造多项全国第一,质量效益名列前茅,走出了一条具有深圳特色的国资国企改革道路,努力打造全国国资国企改革先行示范样本。

 

改革篇:围绕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40年来,深圳国资国企始终坚持以改革为突破口,围绕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产权改革率先破冰

 

深圳国资国企将产权改革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1983年,组建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发行第一张股票。1986年,出台《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选定10家国营企业开展试点,率先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1990—1992年,抢抓深圳证券市场发展先机,推动深振业、深物业等企业上市。2002年,启动能源、燃气、水务、公交等国有大型企业国际招标招募改革试点,开创城市基础设施公用类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先河。2015年,率先探索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制度化路径。

 

监管改革开创先河

 

从管企业到管资本,始终坚持强监管与激活力相统一。1987年,深圳成立全国第一家国有资产专门管理机构——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探索建立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1995年,颁布全国第一部地方国资立法《深圳经济特区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深圳管理模式”。1997年,编制全国第一份国资预算,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国资收益预算制度。2007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包括国有金融资产、文化资产在内的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目前,已形成市国资委直接监管、“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基金群”辅助履职、产业集团市场化运作的国资监管运营体制。

 

市场化改革走前列

 

深圳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努力打造充满生机活力的市场主体。1993年,全面取消企业行政级别,实行企业分类定级制度,随后在全国率先开展现代企业制度试点。2003—2005年,先后完成34户市属一级企业、250多户二级企业整体改制,涉及员工6万名。到2005年底,在全国大中城市率先完成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阶段性任务,实现竞争性领域劣势企业平稳退出。2007年起,分批开展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建设试点。2008年,率先完成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与市场接轨的经营机制。近年来,持续加强规范董事会建设,全面启动商业类企业经营班子整体市场化选聘。

 

推进综合改革试验

 

2019年7月8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批复《深圳市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标志着深圳率先成为全国开展国资国企综改试验的两个城市之一。

 

盐田港

 

以抓落实为根本,全面构建权责清晰、善作善成的改革架构。优化调整推进综改试验和“双百行动”组织架构,全面推进落实39条改革举措、106项具体任务。当前,深圳正按照“1+4+4”改革总体框架,持之以恒深化改革,全力答好国企改革深圳试卷。

 

“1”,就是锚定方案关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要求,明确改革目标。在定量方面,到2022年,市属企业总资产超过4.5万亿元,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5%以下,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保持全国前列。在定性方面,努力将深圳打造成为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国资监管科学高效、国企活力充分激发的改革高地。在战略方面,推动深圳国资从城市型国资向区域型、全国性、国际化国资转型。

 

第一个“4”,就是落实方案关于“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发挥国有企业在优化结构、畅通循环、稳定增长中的引领带动作用”等要求,在国资改革层面努力实现“四个先行示范”。一是在彰显功能优化布局上先行示范。加快构建城市保障、城市建设、金融投资、新兴产业四大板块。二是在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上先行示范。力创资产佳、效益优、责任强、服务好、品牌响的地方国资监管机构。三是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上先行示范。努力打造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国资监管立法典范,建设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建好智慧监管系统。四是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上先行示范。完善国企党建“1+N”制度,“一企一品”打造更多特色党建品牌。

 

第二个“4”,就是落实方案关于“形成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等要求,在国企改革层面,打通产权改革、公司治理、选人用人、激励约束“四个关键环节”。一是发挥混合所有制改革牵引作用。实现引资本与转机制相促进。二是优化党领导下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三是以“市场化、契约化为导向”推进选人用人改革。完善区别于党政领导干部的国企领导人员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四是构建“要薪酬就是要业绩、增量业绩决定增量薪酬”的激励约束机制。编制激励约束机制改革规划纲要,全面激发企业活力。

 

深圳地铁车站

 

以管资本为重点,努力探索具有深圳特色的国资监管路径。突出“放活管好”总要求,着力在破除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体制性障碍上下功夫,切实增强国资监管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

 

以市场化为导向,全力打造机制完备、活力充盈的现代国企。深圳国资国企按照“产权改革是基础、公司治理是核心、选人用人是关键、激励约束是保障”的改革逻辑,全力克服机制性梗阻,探索具有深圳特色的国企治理模式。一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推进。以企业新设或引进战略投资者时同步实施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等方式,2019年完成星火绿创、育仁科技等5家企业混改。今年以来,深投环保成功引入平安资本、能源环保两家战略投资者,并成立核心骨干持股平台。特发集团与西北工业大学通过合资方式成立深圳智胜,积极拓展军民融合产业领域。目前,市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比例达83.5%。二是公司治理结构持续优化。直管企业基本建立内部董事、专职外部董事和兼职外部董事科学搭配、专业互补的规范董事会,在13家直管企业试点监督与管理并重的财务总监履职模式。三是市场化选人用人改革扎实开展。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原则,坚持组织选拔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对组织委派干部和市场化选聘干部进行分层分类管理,累计完成115家一、二级商业类企业经营班子整体市场化选聘,今年面向全球市场化选聘8家直管企业15名高级管理人员。四是激励约束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出台市场化选聘高级管理人员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激励管理等指导意见,全面落实董事会对经理层契约化考核、差异化薪酬分配权利,建立薪酬与考核强挂钩机制。统筹开展“组织策划国资国企绩效月”“建立任期制、契约化管理机制”“改革薪酬预算管理体系”“完善薪酬结构”“建设智能绩效管理系统”等5个年度重点项目,商业类直管企业长效机制建设覆盖面达81%。

 

以优服务为目标,持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紧扣市委、市政府对深圳国资“服务大局、服务城市、服务产业、服务民生”的功能定位,深圳国资国企加快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上市公司集中。进退有序活存量,立足全市国资“一盘棋”“一张图”,编制实施资源配置“战略地图”、重组整合“1+N”方案,遵循“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原则,推进巴士集团对全市国有出租车资源、环水集团对环保水务资源、交易集团对交易平台资源等深层次整合,推动优质资源向“头雁”企业集中。积极稳妥强增量,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才房保障、城市公共安全、新兴产业发展等重大议题,重组或组建环境水务集团、交易集团、人才安居集团、城市公共安全研究院、重大产业投资集团、智慧城市科技集团、特区建工集团、铁路投资建设集团等企业,加快构建市区集中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和企业服务、建材销售交易、军民融合服务、央地合作采购等平台。加快实施“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战略,持续推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市属国资代表深圳出资100亿元参与南方航空集团股权多元化改革。通产丽星与力合科创重大资产重组顺利完成,为科技服务型企业资产上市提供了深圳案例。特发服务IPO顺利通过创业板注册制发审会。目前,市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达57.1%。

 

发展篇:四十年深圳国有经济总资产增长2.64万倍 77.6%净资产集中到“一体两翼”领域

 

在特区化茧成蝶、华丽绽放的历程中,深圳国资国企抢抓机遇、砥砺前行,奋力推动改革发展不断增创新优势、迈上新台阶。

 

规模效益快速增长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深圳国资国企成长速度让人惊叹。深圳国有经济以年均28.9%的速度,实现了总资产增长2.64万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国资国企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与2012年相比,2019年市属企业总资产增长6.3倍,年均增长32.9%;净资产增长4.2倍,年均增长26.5%;营业收入增长7.2倍,年均增长35.1%;利润总额增长6倍,年均增长32.2%;上缴税金增长7.3倍,年均增长35.2%。在全国37个省级监管机构中,深圳市属企业总资产从第18位升至第4位,利润总额由第11位升至第2位,总资产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利润率等指标在全国位居前三。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国资国企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推动国有经济平稳运行。截至8月底,市属企业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比年初增长6.9%和5%。1—8月,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长12.7%,净利润增长14.5%,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6.9个和41.8个百分点。累计上缴税金722亿元,其中在深圳缴纳税收274亿元。

 

深圳湾园区

 

功能布局持续优化

 

近年来,深圳国资国企聚焦特区发展需要,优化调整国有资本产业布局、空间布局、形态布局,推进存量资源整合、增量资源扩容不断取得新突破,推动77.6%的净资产集中到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为主体、金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领域。

 

深圳国资国企功能布局得到持续优化。2017年底,实现“僵尸企业”全部清零。2019年以来,为更好满足全市环境水务产业公益性、功能性要求,建立系统、集成、长效的环境水务治理新格局,完成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组建工作,积极打造国际一流的环境与水务全产业链综合服务集团。立足服务深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孵化、引进重大产业项目资源和人才团队,组建重大产业投资集团,打造深圳市重大产业的发现平台、引导平台和投资运营平台,助力提升特区创新能级。同时,还完成了特区建工、交易集团、智慧城市科技、食品物资等企业组建工作。

 

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水治理项目

 

深圳国资国企坚持“深耕深圳、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在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全国167个城市投资布局。深入实施“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战略,推动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全系统拥有上市公司30家,同时战略性参股中国平安、国泰君安、长城证券等上市公司和南航集团、南方基金、华润信托等一批知名企业。目前,市属企业承担深圳100%的管道燃气供应、100%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99%的供水和原特区内全部的污水处理、80%的果蔬交易、70%的公共交通服务、66%的粮食储备、60%的高速公路运营、60%的危废品处理、50%的集装箱吞吐量、40%的公共住房供给。

 

服务大局坚强有力

 

深圳国资国企在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支撑作用,每年承担全市重大建设项目投资总额1/3,打造机场T3航站楼、沿江高速、深圳湾科技园等一批城市新地标。制定市属企业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实施空间格局优化、科创中心共建等8项行动,推进122个重点项目。秉持“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理念,在新疆、黑龙江、云南等9省11个对口帮扶合作地区开展项目37个,带动投资近500亿元。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完成投资13亿元,引入华为鲲鹏等企业62家,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产业园区。四川广安产业园引入投资156亿元,成为东西部协作典范。

 

深圳机场航站楼全景

 

创新动力加速释放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深圳国资国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创意之都建设,打造涵盖产业空间、金融服务、人才资源、场景应用、载体平台“五大关键环节”的全链条综合生态服务体系,助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

 

在产业空间方面,在全国主要创新节点城市梯次布局各类产业园区218个、总建筑面积4900万平方米,打造出投控公司“深圳湾科技”、深业集团“智慧园区”、特区建发“创智云城”等一批深圳国有园区品牌,为新兴产业提供优越发展空间。

 

在金融服务方面,依托市属金融企业,建立涵盖天使孵化、创业投资、融资担保、上市培育、并购重组等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超1万亿元融资支持,在全国率先设立运营规模100亿元的天使母基金,源源不断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注入资本活水。

 

在人才资源方面,从引才、聚才、铸才、育才、扶才、优才等方面系统发力,通过深圳人才集团“招才引智”、深圳人才安居集团“筑梦安居”、人才创新创业基金“以财助才”,为科技创新提供第一资源。

 

在场景应用方面,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在国有企业先试先用,机场、地铁、巴士、园区、港口等企业,为5G、人工智能、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等新技术加快推广提供应用场景,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供最快速、最高效转化渠道。

 

在载体平台方面,组建重大产业投资集团、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打造新兴产业发现平台、引导和投资运营平台,建设68个国家和省级创新载体、11个院士工作站,为深圳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提供最宝贵的智慧源泉。

 

疫情防控担当有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国资系统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去,发挥了国有企业“顶梁柱”作用。

 

在城市运行保障方面,确保疫情期间菜篮子、米袋子、水电气、海空港、公交地铁高速平稳运行。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国资委研究制定深圳市“1+N+1”战略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国资端方案,加快建设以国资国企为运行主体的全市战略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推动实施涵盖米袋子、菜篮子、医疗、水电气、物流运输和智慧城市等六大板块的125个支撑项目,全面提升超大型城市物资保障能力。

 

巴士集团给公交车消毒

 

在纾困惠企方面,率先推出系列有力举措,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累计为市内2.47万家市场主体减免租金19.49亿元,为市外4314家市场主体减免租金1.47亿元。组建运营1000亿元民营企业平稳发展基金,累计决策支持263家民营企业326亿元;完成和推进担保发行债券929亿元;高效运营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覆盖企业8.5万家。

 

在驰援湖北武汉方面,全力以赴、不计成本,最紧要时期对武汉航班实行优先保障,日供应湖北蔬菜600吨,日处理武汉生活垃圾近千吨,全力做好武汉火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物业保障工作。

 

在捐款捐物方面,设立慈善信托资金2亿元,向湖北和法国、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等累计捐赠N95口罩23万只、医用口罩67万只、防护服2.8万套等物资和现金,款物折合5510万元。发动6.95万名党员捐款1304万元,捐款人数、金额均居全市前列。

 

党建篇: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国企党建与公司治理“两手抓、两促进”

 

近年来,在深圳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市国资委党委始终坚持“国企姓党”“强国企必先强党建”,在党旗引领下,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国企党建与公司治理“两手抓、两促进”,硕果累累。

 

国企党建与公司治理融合

 

深圳国资国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国企党建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

 

一是明确法定地位。推动市属企业基本全面完成章程修订工作,指导企业在章程中写入党建总体要求、权责边界以及参与决策等内容,为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提供根本保障。

 

二是完善领导体制。在全国较早推行党委成员与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市属一、二级企业基本实现企业“一把手”和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在全国率先实施企业纪委书记兼监事会主席履职新模式,从组织上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

 

三是理顺工作机制。开展“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研究——深圳市属国有企业的探索和实践”课题调研,荣获国企党建专委会2019年度课题全国一等奖。指导市属企业党委、总支层面全面建立以党组织工作规则、议事规则、“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清单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议事决策体系,确保重大事项党委前置研究落到实处。

 

深圳巴士集团党员先锋

 

推动基层党建全面提升

 

深圳国资国企以“四项工程”为主线,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深圳地铁党员先锋

 

抓“责任党建”,坚持政治建设不放松,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打造市国资委党校平台,2017年成立以来累计开展党性教育培训94班次,16430人次。坚持开展年度党建工作书记述职和可量化的党建专项考核,实现党建与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衔接联动。

 

抓“规范党建”,建立并不断完善“1+N”国企党建制度体系,出台党组织换届等标准化指引,由上至下对党建工作进行优化设计。

 

抓“质量党建”,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持续开展基层党组织提质晋级、软弱涣散整治、“空挂”“口袋”党员清理等专项工作,有效解决企业党建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四个问题”。

 

抓“活力党建”,坚持党建带群团建设,打造市国资委团工委等群团工作平台,地铁、盐田港、能源、巴士等多家市属企业和个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全国劳动模范”“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标杆单位”等荣誉称号。

 

转党建优势为发展优势

 

深圳国资国企以品牌战略为抓手,把国企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竞争发展优势。

 

“一企一品”创品牌。指导鼓励市属国企结合各自主业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培育出深圳湾创业广场“跟党一起创业”、特区建发海外党建、创新投党建共建、深国际“党建+企业文化”等一系列有鲜明特色的品牌项目,相关成效获中组部组工信息以及南方日报、特区报等宣传报道。

 

深圳湾创业广场“跟党一起创业”

 

打造党建“生态圈”。构建“1+4+N”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建成全国首个空港党群服务中心、首个5G党群服务中心等平台阵地,以产权、业务和区域为纽带,积极推动国企党建融入城市基层治理,实现投资到哪里,经营到哪里,党组织的作用和影响就辐射到哪里。

 

破解党建“两张皮”。指导市属国企党组织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涌现出能源“五星级党员”、水务“党代表责任区”、燃气“党建进班组、党员上一线”、巴士“两岗两号”等一大批创先争优品牌,打造破解“两张皮”的有效载体。

 

深圳40年,国资国企改革打造新时代的“示范区”。中央企业40年来,担负起“探路先锋”的重任,与特区同成长共奋进,持续助力特区建设发展,书写“深圳奇迹”。

深圳:打造国资国企改革先行示范样本

  • 分类:国企试点
  • 发布时间:2020-11-11 13:54
  • 发布时间:2020-11-11 13:54

深圳:打造国资国企改革先行示范样本

【概要描述】围绕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圳国资国企始终坚持以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建立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

  • 分类:国企试点
  • 作者:国资委
  • 来源:深圳市国资委
  • 发布时间:2020-11-11 13:54
  • 访问量:
详情

深圳菜篮子、米袋子等民生行业,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巴士、地铁、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公共交通系统,创新企业集聚的各大产业园区……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事业,均由深圳国资国企承担运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全市国资国企始终牢记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意图,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始终秉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坚定不移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改革发展创造多项全国第一,质量效益名列前茅,走出了一条具有深圳特色的国资国企改革道路,努力打造全国国资国企改革先行示范样本。

 

改革篇:围绕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40年来,深圳国资国企始终坚持以改革为突破口,围绕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产权改革率先破冰

 

深圳国资国企将产权改革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1983年,组建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发行第一张股票。1986年,出台《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选定10家国营企业开展试点,率先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1990—1992年,抢抓深圳证券市场发展先机,推动深振业、深物业等企业上市。2002年,启动能源、燃气、水务、公交等国有大型企业国际招标招募改革试点,开创城市基础设施公用类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先河。2015年,率先探索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制度化路径。

 

监管改革开创先河

 

从管企业到管资本,始终坚持强监管与激活力相统一。1987年,深圳成立全国第一家国有资产专门管理机构——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探索建立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1995年,颁布全国第一部地方国资立法《深圳经济特区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深圳管理模式”。1997年,编制全国第一份国资预算,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国资收益预算制度。2007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包括国有金融资产、文化资产在内的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目前,已形成市国资委直接监管、“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基金群”辅助履职、产业集团市场化运作的国资监管运营体制。

 

市场化改革走前列

 

深圳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努力打造充满生机活力的市场主体。1993年,全面取消企业行政级别,实行企业分类定级制度,随后在全国率先开展现代企业制度试点。2003—2005年,先后完成34户市属一级企业、250多户二级企业整体改制,涉及员工6万名。到2005年底,在全国大中城市率先完成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阶段性任务,实现竞争性领域劣势企业平稳退出。2007年起,分批开展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建设试点。2008年,率先完成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与市场接轨的经营机制。近年来,持续加强规范董事会建设,全面启动商业类企业经营班子整体市场化选聘。

 

推进综合改革试验

 

2019年7月8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批复《深圳市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标志着深圳率先成为全国开展国资国企综改试验的两个城市之一。

 

盐田港

 

以抓落实为根本,全面构建权责清晰、善作善成的改革架构。优化调整推进综改试验和“双百行动”组织架构,全面推进落实39条改革举措、106项具体任务。当前,深圳正按照“1+4+4”改革总体框架,持之以恒深化改革,全力答好国企改革深圳试卷。

 

“1”,就是锚定方案关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要求,明确改革目标。在定量方面,到2022年,市属企业总资产超过4.5万亿元,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5%以下,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保持全国前列。在定性方面,努力将深圳打造成为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国资监管科学高效、国企活力充分激发的改革高地。在战略方面,推动深圳国资从城市型国资向区域型、全国性、国际化国资转型。

 

第一个“4”,就是落实方案关于“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发挥国有企业在优化结构、畅通循环、稳定增长中的引领带动作用”等要求,在国资改革层面努力实现“四个先行示范”。一是在彰显功能优化布局上先行示范。加快构建城市保障、城市建设、金融投资、新兴产业四大板块。二是在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上先行示范。力创资产佳、效益优、责任强、服务好、品牌响的地方国资监管机构。三是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上先行示范。努力打造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国资监管立法典范,建设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建好智慧监管系统。四是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上先行示范。完善国企党建“1+N”制度,“一企一品”打造更多特色党建品牌。

 

第二个“4”,就是落实方案关于“形成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等要求,在国企改革层面,打通产权改革、公司治理、选人用人、激励约束“四个关键环节”。一是发挥混合所有制改革牵引作用。实现引资本与转机制相促进。二是优化党领导下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三是以“市场化、契约化为导向”推进选人用人改革。完善区别于党政领导干部的国企领导人员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四是构建“要薪酬就是要业绩、增量业绩决定增量薪酬”的激励约束机制。编制激励约束机制改革规划纲要,全面激发企业活力。

 

深圳地铁车站

 

以管资本为重点,努力探索具有深圳特色的国资监管路径。突出“放活管好”总要求,着力在破除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体制性障碍上下功夫,切实增强国资监管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

 

以市场化为导向,全力打造机制完备、活力充盈的现代国企。深圳国资国企按照“产权改革是基础、公司治理是核心、选人用人是关键、激励约束是保障”的改革逻辑,全力克服机制性梗阻,探索具有深圳特色的国企治理模式。一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推进。以企业新设或引进战略投资者时同步实施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等方式,2019年完成星火绿创、育仁科技等5家企业混改。今年以来,深投环保成功引入平安资本、能源环保两家战略投资者,并成立核心骨干持股平台。特发集团与西北工业大学通过合资方式成立深圳智胜,积极拓展军民融合产业领域。目前,市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比例达83.5%。二是公司治理结构持续优化。直管企业基本建立内部董事、专职外部董事和兼职外部董事科学搭配、专业互补的规范董事会,在13家直管企业试点监督与管理并重的财务总监履职模式。三是市场化选人用人改革扎实开展。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原则,坚持组织选拔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对组织委派干部和市场化选聘干部进行分层分类管理,累计完成115家一、二级商业类企业经营班子整体市场化选聘,今年面向全球市场化选聘8家直管企业15名高级管理人员。四是激励约束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出台市场化选聘高级管理人员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激励管理等指导意见,全面落实董事会对经理层契约化考核、差异化薪酬分配权利,建立薪酬与考核强挂钩机制。统筹开展“组织策划国资国企绩效月”“建立任期制、契约化管理机制”“改革薪酬预算管理体系”“完善薪酬结构”“建设智能绩效管理系统”等5个年度重点项目,商业类直管企业长效机制建设覆盖面达81%。

 

以优服务为目标,持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紧扣市委、市政府对深圳国资“服务大局、服务城市、服务产业、服务民生”的功能定位,深圳国资国企加快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上市公司集中。进退有序活存量,立足全市国资“一盘棋”“一张图”,编制实施资源配置“战略地图”、重组整合“1+N”方案,遵循“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原则,推进巴士集团对全市国有出租车资源、环水集团对环保水务资源、交易集团对交易平台资源等深层次整合,推动优质资源向“头雁”企业集中。积极稳妥强增量,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才房保障、城市公共安全、新兴产业发展等重大议题,重组或组建环境水务集团、交易集团、人才安居集团、城市公共安全研究院、重大产业投资集团、智慧城市科技集团、特区建工集团、铁路投资建设集团等企业,加快构建市区集中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和企业服务、建材销售交易、军民融合服务、央地合作采购等平台。加快实施“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战略,持续推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市属国资代表深圳出资100亿元参与南方航空集团股权多元化改革。通产丽星与力合科创重大资产重组顺利完成,为科技服务型企业资产上市提供了深圳案例。特发服务IPO顺利通过创业板注册制发审会。目前,市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达57.1%。

 

发展篇:四十年深圳国有经济总资产增长2.64万倍 77.6%净资产集中到“一体两翼”领域

 

在特区化茧成蝶、华丽绽放的历程中,深圳国资国企抢抓机遇、砥砺前行,奋力推动改革发展不断增创新优势、迈上新台阶。

 

规模效益快速增长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深圳国资国企成长速度让人惊叹。深圳国有经济以年均28.9%的速度,实现了总资产增长2.64万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国资国企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与2012年相比,2019年市属企业总资产增长6.3倍,年均增长32.9%;净资产增长4.2倍,年均增长26.5%;营业收入增长7.2倍,年均增长35.1%;利润总额增长6倍,年均增长32.2%;上缴税金增长7.3倍,年均增长35.2%。在全国37个省级监管机构中,深圳市属企业总资产从第18位升至第4位,利润总额由第11位升至第2位,总资产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利润率等指标在全国位居前三。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国资国企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推动国有经济平稳运行。截至8月底,市属企业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比年初增长6.9%和5%。1—8月,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长12.7%,净利润增长14.5%,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6.9个和41.8个百分点。累计上缴税金722亿元,其中在深圳缴纳税收274亿元。

 

深圳湾园区

 

功能布局持续优化

 

近年来,深圳国资国企聚焦特区发展需要,优化调整国有资本产业布局、空间布局、形态布局,推进存量资源整合、增量资源扩容不断取得新突破,推动77.6%的净资产集中到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为主体、金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领域。

 

深圳国资国企功能布局得到持续优化。2017年底,实现“僵尸企业”全部清零。2019年以来,为更好满足全市环境水务产业公益性、功能性要求,建立系统、集成、长效的环境水务治理新格局,完成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组建工作,积极打造国际一流的环境与水务全产业链综合服务集团。立足服务深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孵化、引进重大产业项目资源和人才团队,组建重大产业投资集团,打造深圳市重大产业的发现平台、引导平台和投资运营平台,助力提升特区创新能级。同时,还完成了特区建工、交易集团、智慧城市科技、食品物资等企业组建工作。

 

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水治理项目

 

深圳国资国企坚持“深耕深圳、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在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全国167个城市投资布局。深入实施“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战略,推动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全系统拥有上市公司30家,同时战略性参股中国平安、国泰君安、长城证券等上市公司和南航集团、南方基金、华润信托等一批知名企业。目前,市属企业承担深圳100%的管道燃气供应、100%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99%的供水和原特区内全部的污水处理、80%的果蔬交易、70%的公共交通服务、66%的粮食储备、60%的高速公路运营、60%的危废品处理、50%的集装箱吞吐量、40%的公共住房供给。

 

服务大局坚强有力

 

深圳国资国企在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支撑作用,每年承担全市重大建设项目投资总额1/3,打造机场T3航站楼、沿江高速、深圳湾科技园等一批城市新地标。制定市属企业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实施空间格局优化、科创中心共建等8项行动,推进122个重点项目。秉持“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理念,在新疆、黑龙江、云南等9省11个对口帮扶合作地区开展项目37个,带动投资近500亿元。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完成投资13亿元,引入华为鲲鹏等企业62家,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产业园区。四川广安产业园引入投资156亿元,成为东西部协作典范。

 

深圳机场航站楼全景

 

创新动力加速释放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深圳国资国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创意之都建设,打造涵盖产业空间、金融服务、人才资源、场景应用、载体平台“五大关键环节”的全链条综合生态服务体系,助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

 

在产业空间方面,在全国主要创新节点城市梯次布局各类产业园区218个、总建筑面积4900万平方米,打造出投控公司“深圳湾科技”、深业集团“智慧园区”、特区建发“创智云城”等一批深圳国有园区品牌,为新兴产业提供优越发展空间。

 

在金融服务方面,依托市属金融企业,建立涵盖天使孵化、创业投资、融资担保、上市培育、并购重组等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超1万亿元融资支持,在全国率先设立运营规模100亿元的天使母基金,源源不断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注入资本活水。

 

在人才资源方面,从引才、聚才、铸才、育才、扶才、优才等方面系统发力,通过深圳人才集团“招才引智”、深圳人才安居集团“筑梦安居”、人才创新创业基金“以财助才”,为科技创新提供第一资源。

 

在场景应用方面,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在国有企业先试先用,机场、地铁、巴士、园区、港口等企业,为5G、人工智能、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等新技术加快推广提供应用场景,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供最快速、最高效转化渠道。

 

在载体平台方面,组建重大产业投资集团、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打造新兴产业发现平台、引导和投资运营平台,建设68个国家和省级创新载体、11个院士工作站,为深圳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提供最宝贵的智慧源泉。

 

疫情防控担当有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国资系统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去,发挥了国有企业“顶梁柱”作用。

 

在城市运行保障方面,确保疫情期间菜篮子、米袋子、水电气、海空港、公交地铁高速平稳运行。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国资委研究制定深圳市“1+N+1”战略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国资端方案,加快建设以国资国企为运行主体的全市战略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推动实施涵盖米袋子、菜篮子、医疗、水电气、物流运输和智慧城市等六大板块的125个支撑项目,全面提升超大型城市物资保障能力。

 

巴士集团给公交车消毒

 

在纾困惠企方面,率先推出系列有力举措,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累计为市内2.47万家市场主体减免租金19.49亿元,为市外4314家市场主体减免租金1.47亿元。组建运营1000亿元民营企业平稳发展基金,累计决策支持263家民营企业326亿元;完成和推进担保发行债券929亿元;高效运营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覆盖企业8.5万家。

 

在驰援湖北武汉方面,全力以赴、不计成本,最紧要时期对武汉航班实行优先保障,日供应湖北蔬菜600吨,日处理武汉生活垃圾近千吨,全力做好武汉火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物业保障工作。

 

在捐款捐物方面,设立慈善信托资金2亿元,向湖北和法国、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等累计捐赠N95口罩23万只、医用口罩67万只、防护服2.8万套等物资和现金,款物折合5510万元。发动6.95万名党员捐款1304万元,捐款人数、金额均居全市前列。

 

党建篇: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国企党建与公司治理“两手抓、两促进”

 

近年来,在深圳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市国资委党委始终坚持“国企姓党”“强国企必先强党建”,在党旗引领下,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国企党建与公司治理“两手抓、两促进”,硕果累累。

 

国企党建与公司治理融合

 

深圳国资国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国企党建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

 

一是明确法定地位。推动市属企业基本全面完成章程修订工作,指导企业在章程中写入党建总体要求、权责边界以及参与决策等内容,为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提供根本保障。

 

二是完善领导体制。在全国较早推行党委成员与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市属一、二级企业基本实现企业“一把手”和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在全国率先实施企业纪委书记兼监事会主席履职新模式,从组织上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

 

三是理顺工作机制。开展“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研究——深圳市属国有企业的探索和实践”课题调研,荣获国企党建专委会2019年度课题全国一等奖。指导市属企业党委、总支层面全面建立以党组织工作规则、议事规则、“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清单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议事决策体系,确保重大事项党委前置研究落到实处。

 

深圳巴士集团党员先锋

 

推动基层党建全面提升

 

深圳国资国企以“四项工程”为主线,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深圳地铁党员先锋

 

抓“责任党建”,坚持政治建设不放松,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打造市国资委党校平台,2017年成立以来累计开展党性教育培训94班次,16430人次。坚持开展年度党建工作书记述职和可量化的党建专项考核,实现党建与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衔接联动。

 

抓“规范党建”,建立并不断完善“1+N”国企党建制度体系,出台党组织换届等标准化指引,由上至下对党建工作进行优化设计。

 

抓“质量党建”,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持续开展基层党组织提质晋级、软弱涣散整治、“空挂”“口袋”党员清理等专项工作,有效解决企业党建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四个问题”。

 

抓“活力党建”,坚持党建带群团建设,打造市国资委团工委等群团工作平台,地铁、盐田港、能源、巴士等多家市属企业和个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全国劳动模范”“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标杆单位”等荣誉称号。

 

转党建优势为发展优势

 

深圳国资国企以品牌战略为抓手,把国企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竞争发展优势。

 

“一企一品”创品牌。指导鼓励市属国企结合各自主业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培育出深圳湾创业广场“跟党一起创业”、特区建发海外党建、创新投党建共建、深国际“党建+企业文化”等一系列有鲜明特色的品牌项目,相关成效获中组部组工信息以及南方日报、特区报等宣传报道。

 

深圳湾创业广场“跟党一起创业”

 

打造党建“生态圈”。构建“1+4+N”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建成全国首个空港党群服务中心、首个5G党群服务中心等平台阵地,以产权、业务和区域为纽带,积极推动国企党建融入城市基层治理,实现投资到哪里,经营到哪里,党组织的作用和影响就辐射到哪里。

 

破解党建“两张皮”。指导市属国企党组织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涌现出能源“五星级党员”、水务“党代表责任区”、燃气“党建进班组、党员上一线”、巴士“两岗两号”等一大批创先争优品牌,打造破解“两张皮”的有效载体。

 

深圳40年,国资国企改革打造新时代的“示范区”。中央企业40年来,担负起“探路先锋”的重任,与特区同成长共奋进,持续助力特区建设发展,书写“深圳奇迹”。

热线电话:400-800-1106
服务时间:9:00-17:30 (工作日) 
客服邮箱:
zqlceo@163.com
运营单位:华夏永道(北京)科技发展中心

微信公众号

华夏永道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职业经理人俱乐部